【动态】工作简讯
86岁的申芝仙老人,在示范区(高新区)禹王路街道东南朝村的日间照料中心,已经住了4年。在这个照料中心的17位老人中,她是唯一“特批”可以留宿的。
▲申芝仙老人坚持自己打水:“住在这里,我心情好,身体当然也好。”
“我家有些远,来回不方便,我强烈要求住在这里!180元钱管一个月的伙食,电费也省了,还有报纸看。” 申芝仙说话爽脆,手拎着暖水壶也步履矫健:“我识字,教过夜校,思想不‘古董’,就愿意在这里呆,人多热闹,我会唱好多歌。”
东南朝村的日间照料中心,2016年开业,是禹王路街道18个行政村中开设最早的日间照料中心,对有生活自理能力的70岁以上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优先提供助餐、助医、助急、助洁以及文娱、精神慰藉等服务。
▲厨师刘成枝敲着黑板说,老人们主动排了卫生值日班,顺便活动一下筋骨
这个日间照料中心的前身是村办学校,学校迁走后,场地就空置出来了,院内宽敞整洁、花草欣欣,院外就是活动广场,适老化的健身器械应有尽有。
“这就相当于一个老年人的‘日托班’,把子女白天在外忙碌、老人独自在家无人照料的棘手问题解决了。”东南朝村的村委委员焦艳平说。据她介绍,日间照料中心的运转电费、液化气费用、伙食补贴、人员工资等等,都由村里出资,此外,附近企业也会时常捐赠一些米面油。
▲妇联志愿者在南曲沃村日间照料中心的午休室整理床铺
与东南朝村相距5公里的南曲沃村,则把闲置的村办幼儿园,改造成了配置12个标准房间的日间照料中心。餐厅、午休室、文体活动室一应俱全,还有一个600余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更暖心的是,村卫生所就位于大门口。
“把卫生所和日间照料中心放在一起,就是方便给老人做体检和健康指导,随时做好服务。”南曲沃村的会计杨宏波说。
南曲沃村的日间照料中心已经开业1年多了,现有10位“日托”老人。84岁的王其昌老人,老伴去世,儿子一家都在外打工,自从村里有了日间照料中心,他每天都来。“每月270元的生活费,有荤有素、管饱管好,空调、电视样样有,下棋、打牌都能凑到人,比一个人在家‘干闷’着强多了,娃们在外工作也安心了。”老人高兴地说。
▲妇联志愿者在南曲沃村日间照料中心帮厨
养老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来说,除了生活上缺乏照料和帮扶,他们面临的真正核心问题,还在于社会隔离,随之带来的社交孤立和孤独,会同时增加身体和心理的风险。对此,禹王路街道办在推进“乡村振兴”、“美丽小镇”建设上,把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充分调动各种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通过不断探索,尽力为老人们提供开阔的社交和生活场所,延续和鼓励老人的社区性和自主性,让“养老”变成“享老”,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悉,禹王路街道的第三个日间照护中心——北朝村日间照护中心,已建成将于近期开业;新建400个床位的老年公寓楼项目也在紧锣密鼓的规划中。
(艾灵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