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高新区)党工委召开2025年第三十次会议
11月24日,示范区(高新区)党工委召开2025年第三十次会议。区党工委书记吴刚主持会议并讲话,区党工委班子成员出席会议,高新集团班子成员列席会议。
会议首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视频)。会议传达了全市有关会议精神,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党工委成员各自作了工作汇报。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的精神内涵,实质要义,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奋力推动示范区(高新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要深学细悟,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技术或产业的单点突破,它涵盖了包括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资料、新型劳动对象在内的全要素系统性跃升,需要科技、教育、人才、金融、制度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形成一个相互支撑、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首先要把握“新”的颠覆性,其次是把握“质”的高标准,第三是把握“生产力”的系统性。最后是把握“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充分发挥地区资源禀赋优势,因业分类施策,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提高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本领和能力。二要转变思路,探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任务。面对新课题,要转变思路,探求新方法。首先要从“给优惠”转向“造生态”,其次要从“求大求全”转向“做优做精”,新质生产力并非追求产业门类的“大而全”,而是核心竞争力的“优而强”。要集中资源重点培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鼓励企业专注于关键技术和细分市场,争做单项冠军和行业专家,构筑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最后要从“政府主导”转向“多方协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促进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的顺畅流动与高效配置,着力构建起“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活力社会”同频共振的治理新格局。三要立足实际,明确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路径。积极响应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家实验室体系的号召,充分发挥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院士产业园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的战略支撑作用。集中力量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科研支撑。通过一系列举措,驱动我市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从关键技术突破到全链条价值跃升的质变,抢占有色金属产业创新制高点,冲刺有色金属产业创新新赛道。首先要构建高质量企业梯队,筑牢新质生产力微观基础。其次要激活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堡垒。其三要加速中试与产业化,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其四要深化融合创新生态,构建开放协同创新共同体。其五要加快推动工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其六要推进“人工智能+”融合创新,打造转型标杆示范。大力支持企业与优质数字化服务商对接合作,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会议强调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示范区(高新区)将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奋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走在前、作示范,为谱写示范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