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动态要闻 >园区动态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红色故事讲述之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

发布日期: 2020-09-28 09:13
来源: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示范区

编者按:

为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进一步加强红色教育的宣传引导,示范区(高新区)办公室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开展“【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 红色故事讲述”专题报道,共同追寻先烈的足迹,深刻领悟先烈的家国情怀。

 

6666_副本.jpg

在四川省遂宁市烈士陵园,坐落着一尊“手抱炸药包向前冲锋”的志愿军铜像,他就是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伍先华的纪念雕像。伍先华1927年6月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市,幼年家境贫寒,念了两年私塾后,15岁时被拉去当壮丁。在国民党军队里,伍先华受尽折磨。1949年12月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入朝不久,伍先华便参加了五次战役,在战斗中,伍先华英雄杀敌、救助战友、沉着机智,很快被提升为班长。1952年秋,战争进入停战谈判期,但是由于美方顽固坚持,谈判陷入僵局。为了加速停战谈判,粉碎敌人可能的局部进攻,志愿军决定1952年秋发起全线战术反击作战。1952年9月官岱里反击战打响,团长在通报战斗命令时说:“要取得此次战役的胜利,关键问题是爆破。”经过研究,团指挥所决定,将为冲锋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任务交给伍先华所在的第2连第1排第3班。

接到任务后,伍先华深知责任重大,出发前他带领全班庄严宣誓:“在党需要的时候,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向英雄董存瑞、杨根思学习!”随着我军炮火的不断延伸,伍先华将三班分成两个爆破组向720制高点和半截坑道挺进,实施爆破。接近半截坑道的道路被密集的火力封锁着,密集的子弹、手榴弹从附近的4个地堡里打出来。在伍先华的掩护下,战士罗亚全正向地堡爬去,一群敌军从坑道钻出来,向720高地制高点冲击,伍先华率战士用自动步枪、手榴弹打退了第一股冲上来的敌军。接着又上来第二股敌军,伍先华带着周绍丰等人上前迎战,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敌人的反冲击被打下去了。

经过一场殊死搏斗,3班只剩下伍先华、罗亚全、周绍丰三人。三人休息片刻后,伍先华向敌军地堡群猛烈开火,吸引火力。伏在地上的罗亚全借机爬到敌人地堡前,随着两声巨响,地堡群升起了浓烟烈火。可是半截坑道里的机枪仍在疯狂地响着,把主攻部队压得抬不起头来。在伍先华的掩护下,周绍丰又冲上去炸毁了敌军的一个地堡。正当突击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的时候,半截坑道里敌人的重机枪又扫射起来,像泼水似的射出子弹,压得突击部队不能前进。伍先华忧心如焚,他抱起20多斤重的大炸药包,向半截坑道冲去。

突然,一串曳光弹射过来,伍先华负了重伤,但他毫不迟疑,咬紧牙关拖着重伤的身体慢慢地向前爬着,在距离半截坑道只有几米时,伍先华一跃而起,抱着炸药包冲进了敌人的半截坑道里,拉燃了炸药包的导火索,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半截坑道被彻底炸毁了,年仅25岁的伍先华牺牲了。

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伍先华追记特等功,并追授获“一级爆破英雄”、“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面对敌人的炮火攻击,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危难时刻,伍先华选择牺牲自我,义无反顾的扛起炸药包,用血肉之躯为部队打通胜利的道路,用鲜血保家卫国,用生命为刚成立的新中国护航。历史已经过去,英雄也已远去,但志愿军为国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永恒的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