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示范区(高新区)召开省级文明单位复查验收会
12月17日,省级文明单位复查考评第四组组长、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崔军一行4人到示范区(高新区),对2020年省级文明单位进行复查验收。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光辉主持汇报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荆柏松汇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区领导王彦超、路进良、于春喜、王晓东等出席,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12月17日,省级文明单位复查考评第四组组长、市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崔军一行4人到示范区(高新区),对2020年省级文明单位进行复查验收。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光辉主持汇报会,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荆柏松汇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区领导王彦超、路进良、于春喜、王晓东等出席,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文明办的精心指导下,示范区围绕打造“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宜居宜业宜创科技城”的战略定位,聚焦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重点,着力创新创建活动载体,完善创建机制,提升创建质量,全力以赴推进创建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专门成立由党工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抓创建的良好氛围。二是多措并举,提升队伍素质。持续深化学习教育,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截止目前共组织党工委中心组学习36次,每位中心组成员做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不断强化“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运用,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教育引导,持续巩固意识形态教育,不断筑牢思想根基。加强新时代文化实践中心(站、所)建设,依托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3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7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将文明实践活动与重要时间节点、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相结合。全区2个镇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8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已达到“七个一”标准。今年组织开展各类镇、村级评选表彰活动20余次,共评选表彰孝老爱亲、致富能手、“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各类先进典型600余名,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开展示范区第二届道德模范、示范区好人评选活动,评选出各类先进典型27人;集中宣传报道疫情防控工作中先进基层党组织11个,选树宣传先进党员志愿者23名,群众志愿者9名;宣传报道爱心捐赠企业18家,爱心人士12名。三是扶贫扶志,助力精准脱贫。截至目前,示范区已开展企业在岗职工技能提升线上培训708人,企业及农村线下培训181人,正在筹备开班200余人,为群众“稳就业、促创业、稳增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创新载体,打造特色品牌。先后开展了“六文明”系列主题活动,凝聚发展软实力;开展诚信主题活动,营造诚信社会氛围;深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注重人文关怀,传递组织温暖。五是双管齐下,营造良好的创建环境。不断加强环境整治,优化内外环境,乡村振兴全面提速。先后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636户,并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各村垃圾收集桶覆盖率达到90%以上。积极开展对外宣传,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在三门峡日报、黄河时报设立专版,每周集中报道全区工作动态、社会风尚、文明新风等,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全年共在省、市各级媒体上刊发信息950余(篇)条,其中省级70篇,国家级30篇,更新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各类信息2500余条,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宣传攻势。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多次对示范区(高新区)的发展成果进行宣传报道。六是攻坚克难,狠抓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1-10月份,示范区(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增速居全市第1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同比增长31.7%,增速居全市第1位;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9.6%,增速居全市第1位,税收占比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增速居全市第1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5.2%;科技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5.95%;新增“四上”入库企业9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增速居全市第6位。
听取汇报后,崔军对示范区(高新区)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期望全区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再上一层楼,再夺新辉煌。
当天上午,省级文明单位复查考评组采取听取汇报和实地察看方法展开工作。听取汇报后,考评组还分组深入到全区各相关点位进行了实地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