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动态要闻轮播图

【要闻】示范区(高新区)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科技创新表彰大会召开

发布日期: 2020-08-02 08:51
来源: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示范区

640.webp (9).jpg

7月31日,示范区(高新区)召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科技创新表彰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暨省委工作会议、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坚定信心,凝神聚力,攻坚克难,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既定目标,为推动示范区(高新区)转型创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640.webp (10).jpg

党工委书记刘文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工委副书记周童主持会议,区领导贾立耘、王彦超、路进良、朱俊军、于春喜、荆柏松、王晓东等副县级以上领导出席会议。

640.webp (11).jpg

▲党工委书记刘文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640.webp (12).jpg

▲党工委副书记周童主持会议

640.webp (13).jpg

▲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贾立耘宣读科技创新企业表彰决定

精彩图片集锦

 

 

 

 

会议对河南三耐实业有限公司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三门峡中原精密有限公司等3家市级研发平台、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进行了隆重表彰,奖励资金1065万元。

 

640.webp (20).jpg

禹王路街道办事处、国土建设环保局、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三门峡三耐实业有限公司等4个单位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刘文祥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示范区(高新区)紧扣“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宜居宜业宜创科技城”的战略定位,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科学预判,提早谋划,迎难而上,顽强拼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主要呈现出5个特点:

一是发展态势更好。截至6月底,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5亿元,同比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1.1%;实际利用省外资金22亿元,同比增长1.96%,上述3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5.2%;税收收入3.04亿元,同比增长1%,2项指标增速均居全市第2位;产业集聚区优秀综合排序位居全省第17位。尤其是在3月底全市复工复产暨重点项目、“三大改造”观摩点评活动中,示范区(高新区)喜获项目建设第一名和“三大改造”第二名的好成绩。

二是发展质量更高。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今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82个,其中省市重点项目26个。其中宝武铝业、黄河生态廊道项目、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弘农涧河生态引水暨水系治理、5个安置社区、淄阳桥、中金路和S312(经十路)道路建设、示范区医院扩建,大王一小和幼儿园、大王镇区改造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汇多滋、垄润、思瑞达等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1.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进入项目招标阶段。

三是发展举措更新。面对疫情,第一时间成立指挥部、设立10个工作专班,建立14项工作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全面复工复产争取了时间、赢得了先机。3月上旬,全区73家规模以上企业、120家规下重点监测企业及15家“三外企业”实现应复尽复。成功引入三门峡市顺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年产1.5亿只医用口罩项目,并创造了“1天选址,14天建成,24天办证”的示范区(高新区)速度。

四是发展动能更强。紧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集群产业初具规模。传统产业不断优化提升。实施精密量仪“一院三中心”项目。目前,项目建设成效初显,精密机械加工中心、计量检测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三门峡量仪产业研究院、热表处理中心核名完成;量仪产业园已聚集8家量仪类企业,占全市量仪类企业的一半以上;推动蒸汽管网和专用污水处理厂建设;积极推进与中钢洛耐公司、省耐材协会的深度合作。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壮大。依托宝武铝业、中信戴卡等龙头企业,积极谋划实施60万只轻量化重卡用轮毂项目。依托中金集团年产40万吨阴极铜产业优势,加快推进中国通号集团与宏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铬锆铜合金弓网线材项目;谋划实施河南汇丰铜业铜杆和电磁线项目等。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引进的总投资35亿元的星能植物电池和总投资25亿元的猛狮科技高端锂电池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依托浩吉铁路、陇海铁路交汇的交通优势,谋划引进了三阳物流产业园项目已于7月3日开工建设;总投资15亿元的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预计10月份投入运营。平台经济势头强劲。成功升级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三门峡中心;成功引进河南永泰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河南交大源创能源装备研究院等7个新型研发机构。三门峡进口铜精矿检验检疫试验区建设标准铜精矿国际贸易业务正在有序开展;保税物流中心(B型)可研报告已完成,正在编制建设规划;中欧三门峡“五定”班列、自贸区三门峡创新联动区正在申报和建设;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一期工程建成投运。

五是发展基础更牢。坚持“战疫”和“战贫”两手抓、两手硬,设立“防贫保”、公益岗和益贫岗、实施低保“提级扩面”等措施,稳定脱贫的目标不断迈进;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百村攻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等基层基础工作有序推进;信访工作质量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统筹实施,全区安全形势平稳有序;“新衙门作风”专项整治、第二轮巡察等工作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入。

刘文祥强调,下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年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在“保、稳、进、蓄”上下功夫,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奋力开创“转型创新发展示范区、宜居宜业宜创科技城”建设新局面。围绕总体要求着重抓好4个方面工作:

一要坚持底线思维,统筹推进基础攻坚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全面落实落细“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工作要求,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强化产业扶贫、金融扶贫、转移就业、扶志扶智等行业政策落实措施,确保年度脱贫任务圆满完成。铁心铁腕治理污染。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大力实施“四大行动”和“四水同治”工作,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常抓抓常安全生产。加强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全力遏制一般事故,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做实做细信访稳定。坚持落实领导定期接访、约访、回访、带案下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事项办理程序。抓严抓实党风廉政。持续强化正风肃纪,优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二要坚持战略思维,全力推进主责主业。以主导产业培育为抓手,扎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紧盯铜、铝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突出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以重点产业、重点区域、重点客商为方向,全力以赴创造条件,做好意向企业的跟踪洽谈工作;以绿色食品产业园、三阳物流产业园、星火科技园等为载体,积极研究、谋划和吸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项目入驻园区。以产业集聚区升级为目标,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在建项目早投产。重点抓好“三大改造”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星能植物电池、猛狮科技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三阳物流产业园、中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等现代物流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宝武铝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进度;大力推进川塬古枣林、北营湿地等景观节点建设,全面优化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布局。积极推进意向项目早开工。扎实推进中金集团5万吨铜箔、戴卡60万只轻量化重卡用轮毂、宏鑫铜业铬锆铜合金弓网线材和河南汇丰铜业铜杆和电磁线等项目。切实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持续落实好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分包重点项目(企业)制度和重大项目工作专班机制,推动服务精准化、高效化,为项目(企业)建设发展纾困解难。以国家高新区创建为统领,大力发展平台经济。创新平台方面,坚持以国家高新区创建为统领,扎实做好创建工作,早日实现国家高新区挂牌;加快推进“一院三中心”、星火科技园、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的建设;提升众创空间、孵化器的发展质量,加快科创基金、金融服务等科技金融体系建设;高标准筹办好全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开放平台方面,抓好三门峡进境铜精矿检验检疫试验区管理运营;加快推进三门峡保税物流区(B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门峡创新联动发展区建设进度。人才平台方面,落实好“1+8”人才政策,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推动企业健康创新发展。

三要坚持系统思维,深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大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道路、绿化、学校、医院等民生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淄阳桥、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果菌牧菜林枣”六大支柱产业,持续抓好“一村一品”,巩固提升特色产业规模,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乡村旅游等休闲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保障,稳定扩大社会就业,筑牢社会保障底线,完善基础教育设施,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

四要坚持政治引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强化舆论引导;着力强化基层基础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机关、企业、社区等党建工作水平。

刘文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敬畏之心、战斗姿态、奋斗精神,切实瞄准目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要以上率下抓落实、增强本领抓落实、勇于担当抓落实、持之以恒抓落实、改进作风抓落实、始终保持迫在眉睫的紧迫感、如履薄冰的危机感和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为我市高质量建设省际区域中心城市贡献示范区(高新区)力量。

 

640.webp (21).jpg

区直各单位、各镇、街道等机关干部,相关行政村党组织书记,规模以上企业、在建重点项目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科技创新表彰企业名单

 

一、高新技术企业(5个)

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各奖励20万元)

河南三耐实业有限公司

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

河南迈艾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河南嘉轩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复核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元)

三门峡凯特耐火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二、市级研发平台(3个)

1.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各奖励10万元)

 三门峡中原精密有限公司

三门峡西北联鑫管业有限公司

2.市级重点实验室(奖励10万元)

 三门峡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5个)

 1.宝武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奖励280万元)

 2.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奖励240万元)

 3.河南恒进模具有限公司(奖励144万元)  

4.三门峡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奖励225万元)

 5.三门峡思瑞达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奖励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