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大王镇:以科技赋能大棚农业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总有一些人怀揣热忱与担当,用行动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吉金权,便是这样一位扎根乡土的“新农人”,他以退伍军人的坚毅与闯劲,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农业大棚种植,走出了一条高效、高质、高产的乡村产业发展之路。
2010年,吉金权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入伍,5年的军旅生涯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勇于探索的精神。2015年退伍后,他曾辗转多个地方做项目、开小店,虽然在异乡站稳了脚跟,却始终牵挂故土,直到2021年3月,怀着对家乡的眷恋与对乡村发展的期许,他选择返乡。家里的几座农业大棚成了他事业的起点,也让他意识到传统农业模式靠人力耕作不仅费力耗时,且效率低下,而村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年纪大的老人,身体条件有限,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更离不开新技术。”这是吉金权返乡后的深刻感悟。他深知大棚种植面临虫病防治难、果实质量参差、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几乎每年主动参加各级农业大棚种植培训,不错过学习机会,还采购防虫网、滴灌设备等对大棚进行改造。此举不仅减少病虫害、避免农药残留,实现绿色种植,还精准利用水资源,节省灌溉成本,助力作物吸收养分,为提升果实品质打下基础。
经吉金权精心经营,种植基地从2个小棚扩至9个标准化大棚,涵盖五彩小番茄、8424吊瓜、香瓜等品类。他突破单一种植模式,积极探索“水果种植+采摘”模式,每年12月至次年7月采摘季,日均接待约20名采摘者,累计接待市区游客三四千人,凭优质农产品赢得好口碑。除此之外,他还改变了“出去卖菜”的传统模式,借电商平台推广村里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让农产品在田间地头直售,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收益。
大棚规模的扩大,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从日常管护到果蔬采收,吉金权的大棚常年为周边乡亲提供大棚务工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稳定增收。如今,他的大棚产业不仅实现了自身稳定收益,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助力。
“大家想着把菜种出来,我是想让大家吃得安心。”吉金权认为未来农业需要高质量、高品质发展,更要走生态农业之路,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吉金权始终保持学习热情与探索勇气,用科技和实干书写“新农人”的奋斗篇章,也为更多乡亲点亮了致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