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精神文明创建

【我为群众办实事】护佑生命 分秒必争

发布日期: 2021-08-28 10:51
来源: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示范区

“心满意足!心满意足!”70岁的木松寿老人,眼含泪花,笑得格外灿烂。三套合计300余平方的淄阳嘉苑小区安置房钥匙,近20万元的补偿款,8月下旬全部领到手了。

1.jpg

▲木松寿老人激动不已

木松寿是示范区(高新区)禹王路街道五原村的村民,住在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铁路专线(以下简称“中金专线”)与陇海铁路的夹角,每次看到火车从身边驶过就恼火,日思夜盼搬家。

五原村是一个有着近4000人口的千年古村落,近年吸引了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等多家企业入驻,仅冶炼厂就在该村征地2200亩。大企业的进驻,为五原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中金专线建成后,致使五原村16座农宅陷于专线与陇海铁路的夹角之中,给村民们生产、生活带来了不便——

与主村道相通的路断了;轮轨噪声扰民;一些宅院还出现了裂缝,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村民说,这是中金专线施工时震裂的。

2.jpg

▲陇海铁路、中金专线夹角中的16座农宅。邹瑞 摄

“护佑生命,人民至上!对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要直面重视、落实担当责任。”区党工委书记胡志权召集相关单位、部门现场办公:“辖区群众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也应当享受到发展成果。”

结合各方反馈信息及村民诉求,胡志权迅速拍板:限期解决拆迁安置问题,既切实解决好群众的后顾之忧,又为企业轻装上阵助力。

从深入走访、倾听民意,到拆迁补偿安置方案研判,再到逐户签订协议、选房、争取补偿资金到位,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禹王路街道办、国土建设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分头行动,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春喜现场督导,确保在时间节点完成目标任务。 

3.jpg

▲于春喜(左)带队察看农宅、倾听民意

村民李全虎,第一个领到了合计245多平方的两套安置房钥匙和补偿款,“神速度!签协议、选房、领钥匙,只用了4天时间。”

李全虎的哥哥李来虎,也领到了两套安置房钥匙,一套91.27平方,一套123.27平方,还有近30万元的补偿款,“我们住2层,孩子住3层,楼上楼下方便。”李来虎乐得合不拢嘴。

安置房地段不错,小区门口就是幼儿园、高新一中,示范区人民医院相隔百米。

户型更不错,朝南一面的客厅、卧室,是一溜儿大落地窗。

“很多前期准备工作,提前着手完成了,我们齐心协力拼出了速度。”禹王路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王嘉彬说。为了推动拆迁安置工作高质量完成,区、街道、村的党员干部们履责于行,把办公桌“搬”进村里,夜以继日赶进度。

4.jpg

▲首批领到安置房钥匙和补偿款的村民,与区、街道、村的党员干部们。

护佑生命,分秒必争。示范区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暖了人心、聚了民心,同时又优化了营商环境,为“万人助万企”新添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