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 >精神文明创建

【动态】红枣挂枝头 农户喜丰收

发布日期: 2021-09-09 11:43
来源: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示范区

 

中秋国庆双节至,又到红枣飘香时。9月8日,大王镇川塬古枣林开杆仪式在后地村举行。示范区(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于春喜,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部分包村干部和行政村支部书记参加活动。

1.jpg

上午10时许,川塬古枣林现场沉浸在一片欢乐和热闹的气氛中,系在古枣树枝干上红丝带随风飘扬与成熟的大枣相互映衬甚是引人眼球。据枣农介绍,每年开杆打枣的时候,枣农都会在枣树上系上红丝带,既烘托着丰收的喜悦,又对来年寄予美好的愿望。

2.jpg

3.jpg

“川塬古枣林枣乡后地大枣开杆”随着于春喜主任开杆令,大家纷纷拿着竹竿开始打枣,成熟的大枣从树上掉落下来,松软的沙土地在大枣的点缀下呈现出与往日不同的风采,打枣、捡枣、品枣、评枣,丰收的喜庆在枣园里沸腾着。

4.jpg

5.jpg

大王镇气候温和,积温较多,无霜期长,光照热源充足。这里盛产的大枣是枣中精品,以色艳果大、肉厚核小、味鲜香甜、富有弹性而著称于世。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目前全镇大枣栽植面积3.4万亩,其中具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的4000多亩,年产鲜枣2000万公斤,干枣600万公斤,产值9000万元以上。

“大枣是我们大王镇的传统支柱产业,有着1300年的栽植历史,是‘百年金奖’‘百药之引’‘百果之王’的灵宝大枣原产地。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沿黄公路的建成通车,‘春看杏花夏赏荷,秋品红枣冬观鹅’已成为大王镇一张靓丽的名片。今年以来,我们加强与洛阳师范学院大枣科学研究所合作,正在建设专家大院,积极探索引进大枣新品种,不断拉长大枣深加工产业链,古老的枣林焕发出崭新的生机。”镇党委书记董军鹏介绍到。

近年来,大王镇依托后地、老城一带明清古枣林和万亩灵宝大枣种植基地,制定了大枣产业发展规划,建成了红玉枣业等大枣深加工产业,开发了枣醋、枣酒、枣茶等特色枣产品,逐步形成大枣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取得了良好效益,有效带动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新征程中,大王镇将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依托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加大科技投入,着力保护川塬古枣林农业文化遗产,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振兴大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