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大王镇:织牢民生保障网 敲开群众“幸福门”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2年,大王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区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筑牢群众疫情防控屏障,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重点人群,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和社会安定,在稳就业、促发展、保民生多项工作中取得出色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监测预警和核对比对机制,坚持“逢进必核、源头控制”,充分利用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实现区、镇、村联动管理。全面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及监测工作。加强对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工作,确保低收入登记对象“凡进必核”“应保尽保”。截至目前月底,大王镇低收入人口共320户938人,每户确定帮扶责任人,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定期开展慰问。全年共实施阳光玫瑰葡萄数字创新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温室蔬菜大棚、红枣茶加工厂等乡村振兴项目11个,累计投资近2000万元,对全镇困难群众实现全覆盖,每年产出效益约80万元,切实增加各村集体经济收入,改善困难群众生活。 筑牢疫情防控底线。大王镇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署和会议精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累计张贴政策通告21000余份、发放宣传手册15000余册、悬挂横幅210余条、发放“倡议书”13000余份,录制疫情防控通告录音10个,通过各级媒体平台编发疫情防控相关信息600余篇,实现疫情防控信息宣传全覆盖。建立镇区8个网格及村级1323个户联保制度,投资70万元,对镇级卫生室进行提升改造,建成1个PCR实验室,检测能力最高可达20000人次,全年共应对5轮疫情的冲击,有效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有力守护了全镇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 持续关注“一老一小一青壮”重点人群。实施养老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投资100余万元,在闫家坪村、神窝村、沙坡村等村建设“老年之家”,为农村居民养老夯实硬件支撑。投资120万元对大王镇敬老院进行提升改造,升级成为区级养老院。聚焦老党员、困难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在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走访慰问、每年免费体检等服务。大王镇教育工作连续5年在排名全市前列,2022年再创佳绩。共投资3700万元新建大王镇幼儿园,目前第一批儿童已入学。对大王一中进行改造升级,投资150万元对校内跑道进行修缮,投资1500万元新建学生宿舍,目前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联合阿信、众望红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积极开展农业技术员、中医经络按摩、家政服务等劳动技能培训7次,培训群众300余人次。搭建就业平台,拓展就业渠道,实现就业600余人次。新增新增人居环境和疫情防控公益岗位77个,同时累计发放务工就业奖补102人4万余元,进一步稳定脱贫攻坚成果,托起乡村青年就业增收幸福梦。 民生保障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大王镇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推进全镇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