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大王镇:集体经济提质增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喜算丰收账,共享幸福年。12月9日,大王镇闫家坪村广场上热闹非凡,妇女群众齐聚一堂观赏演出,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共同见证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共享发展红利。今年以来,大王镇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引导各村灵活运用政策、资源、资金等要素,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镇村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一、聚焦党建引领,筑牢发展“压舱石”
一是持续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育,持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学习强国、远程教育等载体,已开展培训活动160余场次,覆盖党员16000余人次。二是持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梳理并建立问题台账共计38条,其中职能部门25条,群众急难愁盼13条,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创建“五星”党支部1个、“四星”党支部4个、“三星”党支部12个,社区“三星”党支部1个,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擂台大比武”活动1次。
二、聚焦项目带动,点燃发展“新引擎”
年初上报的“三个清单”中,谋划的25个镇级重点项目、93个村级重点项目、34个乡村振兴项目及2个“一事一议”项目有序推进。农村污水综合整治项目和农村供水保障巩固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移民综合体主体部分已完成建设。好阳河治理进展顺利。佛湾蟠枣产业园防雨棚建设项目已完工。韩家丰泰产业园9个大棚、1个冷库已完成建设,正在出菇。闫家坪村现代渔业产业园进展顺利,168孵化池建设完成。大王村净菜粗加工项目正加快建设。大王镇农特产品展销厅设计完成,正在选品。沿黄文旅综合商务会客厅项目、南营村600亩酸枣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北村种植连翘与酸枣100余亩。后地村文创基地运营良好,川塬古枣林展览馆建设完成,康养研学基地已开工建设,正在积极探索村房短住项目。西路井村秦川肉牛厂项目、吨袋加工厂项目建成运营。西南朝村金池小区建设稳步推进。焦家岭村顺利完成省级森林乡村创建。全镇重点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整体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三、聚焦人居环境,扮靓镇村“高颜值”
一是坚持做好规划设计。全镇24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顺利,后地村实用性村庄规划被评为河南省十二个省级实用性村庄规划示范村之一。二是镇域美化亮化成效初显。持续加大镇区整治力度,注重美化亮化,对镇区行政街、枣香街、S310国道的重点路段进行布植布栽,镇区面貌焕然一新;全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后地村、大王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梨园、西路井、北营)创建。三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推进。持续开展“村庄清洁日”“春季绿化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擂台赛”等活动,发挥网格员、村务员等群体,全员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清理垃圾50余吨、残垣断壁13处,栽种花木2万余株,美化墙体1.2余平方米,焦家岭村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村示范村。四是路域环境大提升。成立30人的公路养护队伍,确保路域环境干净整洁,干董环线路、X209闫家坪村段、S312大王一中至梨园坡底段、梨园村北至老城村段、大王村北高铁桥至老城村段开展道路达标养护,同时与“村务员”相结合,确保重点路域、重点路段有人清理、有人养护、有人绿化,全力打造“四美”公路。
四、聚焦合作共建,搭建发展“高架桥”
一是积极申报全球农业文化遗产。川塬古枣林作为河南省唯一一个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正在按照流程积极申创,不断提升“枣乡大王”知名度。二是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大枣、蔬菜、食用菌、渔业、旅游、小杂水果等“六大产业”,成立大枣协会、蔬菜协会,加强规范化管理,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三是“四合模式”成效显著。积极探索崭新“四合”模式(资源整合、村企结合、三产融合、农户联合),召开村企结对共建座谈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闫家坪村与河南舜阳渔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函溪谷生态循环渔业产业园。后地村与百亩林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大力发展“枣+”产业。大王村与三门峡四季丰果蔬有限公司合作,打造1000亩高标准阳光玫瑰葡萄数字农业创新园、大王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南营村与三门峡三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酸枣种植及科研示范基地。韩家村与三门峡丰泰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打造韩家香菇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樱桃、香菇产业。2024年计划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0个,其中大王村收入争取达到100万元以上,后地、梨园、闫家坪达到50万元以上。
风清气正好扬帆,砥砺奋进正当时。大王镇将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第一引擎”,持续以盘活资源、强企带动、抱团发展、联农带农的模式整合优化资源,推动群众收入稳定增长、乡村活力不断迸发。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奋力谱写大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