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精神文明创建 > 详情

【动态】禹王路街道:多点发力跑出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

发布日期: 2024-12-16 09:20
来源: 三门峡示范区 三门峡高新区

 

近年来,禹王路街道立足实际,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要求,以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以整合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要素为关键, 以“村社融合、村企共建、统筹三资、产业为先”为基本路径,按照“提升示 范村、壮大一般村、扶持薄弱村” 的发展思路,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资产总量不断壮大,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绘就共同富裕新画卷。

唤醒“沉睡”资源,让农村闲置资源变增收“活水”,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据统计,2024年全年,辖区各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约1500 万元,主要来源为土地流转、房屋租赁、劳务输出、短期投资等,形成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5个、一般村7个、薄弱村2个。据初步统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在100 万元以上的村5 个,50 万元-100万元的村2 个,10万元-50万的村 2 个,10万元以上的村 5 个。

一、坚持多业并举,强化村企共建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禹王路街道村企共建“双绑” 机制,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如官庄村、黄村坚持“政府引导、村企自愿、互惠互利”原则,不断深化全覆盖、全领 域、全要素、全链条的结对共建,组织群众分别与开曼铝业、大唐发电进行劳务合作,年收入分别高达 73 万和 34 万。五原 村依托毗邻“ 中金”企业,开展劳务输出,增加村民就业率,同时利用乡镇企业氧化铁厂与天方公司创建仓储,增加集体收入。东南朝村积极在绿色产业上做文章,与龙头企业建成豫西最大苗木交易市场,成立三门峡东南朝绿化苗木合作社,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绿化苗木 3000 余亩,经济增收 2000 余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 20 万元以上,农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规范集体土地承包,盘活各类资产

集体土地承包是禹王路街道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之一,2024 年针对各村集体土地进行全面核实,确定权属关系, 尤其针对发包年限过长、承包租金过低、合同文本不规范做出统一规定,改变以往集体土地承包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资产流失的现象,通过该项措施,使各村集体土地承包效益不断提高。今年以来,共规范各类承包合同面积1500余亩,平均每亩承包地收入在500元左右,比往年租金增加一倍以上,有效增加辖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元。通过年度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工作,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盘点,有效盘活闲置学校、社区门面房等房产资源,如南曲沃村、北朝村将闲置村级学校有效盘活、官庄村社区门面房出租、五原村停车场出租、新店村日间照料中心出租等房产租金收入,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20 余万元。

三、实施“走出去”策略,开拓眼界促发展

为给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与创新活力,禹王路街道组 织机关干部、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到洛阳市新安县南李村镇、正村镇和示范区阳店镇下北村、南卿村观摩学 习基层党组织领办农民合作社经验,学理念、学运营、取真经。召开村社融合改革座谈会,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围绕外出学习和本村实际情况做交流发言,促使各村着力在“实”上打基础,完善村企结合、村社融合体制机制,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做到“ 三有”,即制度有保障、场所有整合、实业有着落,实现合作社从“ 空壳”到实有转变。以党支部的优势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引导和带领群众拓宽发展增收渠道,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走出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共赢之路。

四、重视奖励激励,激发干部动力

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禹王路街道制定了各种激励措施。普遍建立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责任制,把发展集体经济成效作为干部考察、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使村干部的报酬增长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收入的增加有机挂钩,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对发展集体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与奖励,激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减少非生产性支出,增加集体收入

禹王路街道通过合理确定干部补贴,严格按照村经济发展 状况、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年终干部考核政绩等多种因素确 定干部补贴,同时,还通过精减村干部,实行村、组干部交叉 任职,减少工资支出;严格执行“ 四报两刊”征订制度,控制日 常行政性支出费用,禁止村集体以现金支付等行之有效的管理 办法,减少非生产性支出。2024 年,我们对辖区45%的村财务收 支情况进行了抽查审计,结果显示,村集体收入在稳步增加的 基础上,支出比往年减少了 12%。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意义重大且深 远。今后禹王路街道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挖掘更多的资源 要素,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多元化项目,充 分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优势与潜力,拓宽农村经济增收渠 道,增加集体收入与农民个人财富,从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 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