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大王镇大王村:支部引领村企共建 解锁集体经济“致富密码”
大王村位于大王镇西北部,距离镇政府6公里,全村共有11个村民组,848户3329人。近年来,以发展集体经济为目标,大王村抢抓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机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四合”模式,实现村集体、企业、农户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一、加大资源整合,促进产业发展
大王村以党建为引领,从土地整合、资金整合、力量整合等多方入手,统筹区域内田、路、村和产业、资金等各类资源,形成全员参与的强大合力。一是流转土地打造“一村一品”。流转土地1000余亩,建设了投资2000余万元的高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使其成为集合现代科技、先进设施、有前景产业、旅游、销售、研学等全产业链的综合性园区。其中阳光玫瑰葡萄数字创新园占地50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现代蔬菜产业园占地100亩,建设温室大棚16座,主要种植蔬菜瓜果等,带动周边30户农户增收,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二是盘活闲置宅基地。大王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清理整治村内废旧宅基20余亩,为移民幸福街和箱包厂、眉笔厂等提供了建设空间。闲置宅基地与清理出的土地由村集体入股并负责前期投入和日常管理,原住户入股参与分红,实现双方共赢。
二、开展村企结合,激发乡村活力
大王村通过与三门峡四季丰公司等龙头企业结对共建,形成了“政府+公司+集体+群众”的“四赢”效果。群众通过合作社、村集体流转土地入股、组织务工的模式参与,由龙头企业出资承担园区的农业机械、化肥苗木、生活设施等基本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指导、市场销售,村集体帮助企业整合本地各类资源,协调相关事宜、提供日常服务等,达到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走出本村特有的乡村振兴道路。
三、推动多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为抓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多点开花、提质增效,先后通过争取政策、招商引资,投资130余万元建成河南宝善堂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袋用茶畅销省内外,带动周边群众30余人就业,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投资500万元建设车用玻璃水生产线,带动村民就业20余人,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安装了自来水净化设备,提供就业岗位3个,每年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万元。同时积极引导致富能人发展民营经济,建设了箱包厂、眉笔厂等,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不断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多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预计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四、强化利益联结,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一是实行“拎包种田”、“订单农业”模式。将农户链接到产业链条中,示范带动农户参与阳光玫瑰种植,降低农户经济风险。在生产全过程手把手给农户教技术、做服务,解决农户的技术难题和销售难题。二是在乡村环境、文明乡风等方面互通互助。在村集体增收的同时,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资30万元的乡村大食堂已投入运营。投资100万元的雨污水管网铺设正在建设。户厕改造、村庄美化稳步推进,同时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了系列文艺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
下一步,大王村将以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对照创建目标任务,持之以恒抓好工作落实。坚持“四合”模式,谋划产业发展新路子,推动净菜初加工项目、大王镇农特产品展厅等项目落地见效,开创乡村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