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2023年财政衔接补助资金项目建设情况公告
示范区根据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乡村振兴局印发的《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支持项目申报入库细则》的通知精神,按照《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资金使用规定,实施2023年巩固脱贫成果项目,现将巩固脱贫成果项目建设情况公告如下:
一、项目投资情况
2023年示范区实施项目共计22个,投资4197万元。其中沙坡思瑞达农业种苗培育扩建提升项目,资金405.54万元,建设高标准日光温室1栋,双面温室大棚4栋,及农业空调供暖配套设备、育苗床、联动薄膜温室环控改造。该项目的实施,本项目实施,为沙坡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有效的扩大大王镇蔬菜种植的规模及种苗培育技术的提升,带动大王蔬菜种植发展、扩展销售渠道,群众积极参与高标准农业种植,促进大王蔬菜种植向销售规范化、企业管理化、品牌运营化的发展。闫家坪渔业产业园育苗基地建设项目,资金310.51万元,建设水产育苗孵化钢结构综合厂房两层,共约2200平;项目的实施除村集体增加经济效益外,还能带来很大社会效益。有效解决豫西地区水产苗种的供应,带动周边200公里内发展水产循环养殖。以水产养殖为主业发展循环产业,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绿色循环发展产业)可复制、可发展三门峡示范样板。为全镇低收入家庭提供产业扶持和就业岗位,增加稳定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王镇函溪谷渔业产业园育苗孵化设备采购项目,资金209.97万元,购买pp鱼池、杀菌系统、温控系统、微滤机、水泵、溶氧系统等;有利于支持和壮大闫家坪渔业产业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培养技术人才,带动务工就业,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雨露计划项目,资金26万元,用于对135人次进行职业教育补助,每人每年分两次补助共计3000元;预计对短期技能培训21人进行补助,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2000元,解决脱贫学生教育保障问题,对脱贫户进行短期技能培训,帮助脱贫户增加就业技能。金融扶贫小额信贷贴息项目,20万元,为350脱贫户(监测对象)全额进行贴息,扶持脱贫户发展。衔接补助资金项目管理费项目,资金89.61万元,为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设计、监理等相关费用,保证财政衔接补助资金项目顺利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资金30万元,举行培训班培训约300人,提高脱贫户(监测对象)劳动力的种植技术、就业能力、电商经营技能等增加经济收入。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费补助项目,资金5.39万元,为61名脱贫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提供交通补助,提高外出务工积极性,增加务工性收入。外出务工就业劳务补助项目,资金28万元,对670人通过外出务工就业的脱贫劳动力、监测对象劳动力进行劳务补助,鼓励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积极外出务工就业,增加务工性收入。公益岗工资补贴项目,资金610万元,用于公益岗、益贫岗位,发放岗位工资694人,有效帮助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务工性收入。到户产业扶持奖补项目,资金17万元,对享受政策的433户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所种植的经济作物,养殖的禽类、牲畜等符合种养规模及收益的,根据规定实施一定数额的奖补。激励全区广大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依托扶持政策发展产业,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拓宽稳定增收渠道。大枣加工厂配套设施项目,资金289.26万元,购买发酵、灌装设备等,除村集体增加经济效益外为大王大枣生产提供产业服务支撑。有效解决大枣从种植、生产、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服务,提升大枣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及群众大枣滞销和增收问题。后地村巷道硬化项目,20万元,建设硬化巷道约130米,方便村民出行,有利于维持环境整洁,村民出行提供便利条件。东水头村金银花栽植项目,资金40万元,新建100亩金银花,增加镇村集体经济,有效调整东水头及周边村产业结构,带动群众增收。崤底反季节蔬菜大棚建设项目,资金458.76万元,新建12个宽度为21米的温室大棚,共计占地100余亩,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本村发展种植业,带动周边脱贫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枣乡农产品文创产业项目,资金226.53万元,改造生产厂房,配备生产线生产设备及除尘、加湿设备等,通过在校园“职教类大学生+专业课堂+电商直播+空间快闪+社交电商”等商业运营模式,在文创基地打造村级特色产业文化长廊和流程化生产加工厂的展示形式;同时对参与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及收购农户农副产品,提供就业岗位,拓宽收入渠道,增加群众收入,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枣乡文创产品,吸引周边游客,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链。阳店镇下北村集体经济合作项目,资金50万元,新建面积600㎡左右的标准化厂房一座,进一步增强群众就业能力,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增加群众经济收入。后地村枣木颗粒加工项目,资金50万元,购入配套破碎机、粉碎制粒及制粒机设备,建设标准化厂房,该项目的实施能够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群众务工收入;同时后地村按照“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的合作模式,利用项目收益分红,切实增加农户收入。东南朝村富民绿植花卉盆景园建设项目,资金50万元,对新特苗木花卉大棚进行升级改建,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1、大棚升级改建高温温室36m*16m两联栋;2、相关配套设施36m*16m两联栋加温配套,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资产收益带贫、劳动就业,带动本村及周边村产业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小河村食品加工厂车间建设项目,资金321.3万元,新建生产车间一座150平方米,速冻库一座60平方米,成品库一座150平方米及车间外墙整改,有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调整产业结构。阳店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资金186.58万元,铺设雨污水管道,安装阀门井,建设沉淀池、生态湿地等,有效改变项目实施村的村容村貌,解决雨水污水排放,提升人居环境。西水头阳光玫瑰种植项目,资金752.55万元,发展阳光玫瑰葡萄基地100亩及配套设施,有效调整村产业结构,带动农户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壮大村集体经济效益。
二、项目完工情况
目前22个项目已全部完工。示范区组织人员对完工项目及时进行检查验收,其中产业项目14个,资金3201.42万元;就业项目共5个,资金699.39万元;乡村建设项目2个,资金206.58万元;项目管理费项目1个,资金89.61万元;所检查的22个项目,均能够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按照合同约定严格组织实施,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现予以公告,接受社会各界建议和监督。监督电话:国家监督电话:12317
河南省监督电话:0371-65919535
三门峡市监督电话:0398-2939759
示范区监督电话:0398-2751265
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乡村振兴局
2023年12月22日